投資邏輯
掌握價值投資之精髓
與潛在機會
與潛在機會
Q1為什麼我們比較不在乎總體經濟(市場波動)?
我們所投資的公司,偏向民生必需品。相較來說,較不受到景氣所影響。(但必須說,股價仍具有波動性)
Q2為什麼價投在市場好的時候,輸給大盤指數,卻在市場差的時候,逆勢贏過大盤指數?
市場好時,價投常常如履薄冰、戒慎恐懼;市場差時,價投反而大膽下注、孤注一擲。所以在2021年我們落後大盤14%,但在2022年時我們領先大盤53%
Q3為甚麼我們傾向集中投資(3-5間公司)?
雖然從小受到"分散風險"的重要性,但我們的策略強調深入研究和長期持有,相信真正的風險來自於對投資標的缺乏了解,而非集中投資本身,與其廣泛分散資金在眾多標的上,不如將資金集中投入在經過嚴格篩選、具備顯著成長潛力並且符合我們投資理念的公司。
Q4為什麼我們身處在電子業王國卻不偏好投資科技電子業呢?
我們並不是科技業上下游的廠商,和法人相比,資訊落後且不對等。在這樣的條件下,我們無法創造超額報酬,甚至賠錢收尾
Q5價值股VS成長股
許多投資人認為這是一個二分法,但實際上,常常有些低估的價值股,也具備良好的成長動能,而我們傾向投資這種公司
Q6如何評估賣出的時機
當該公司營運不如預期,或是股價大幅超過應有價值,又或是當我們發現更有潛力的公司,且價格合理甚至低估時,就會賣出